找到相关内容219篇,用时3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传统“和合”文化与“和合二仙”

    众妾皆得欢欣于其夫,才谓之不嫉。”   “和合”源于中国古代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思想,它既体现了儒家的“仁爱”理念、墨家的“兼爱”主张、佛教的“空有合一”本体观,还体现了道家阴阳调和的“五德终始”说。...

    傅功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6552793949.html
  • 道德的学与用(继如法师)

      君子和圣人在中国文化中,提到圣人的理想,儒家说:“仁者不忧,智者不惑,勇者不惧”。这三个我用故事来说明,不要讲理论。儒家孔子之后有孟子、荀子等,而墨家由墨子传给钜子再传位孟胜。   孟胜当时在楚国居住的时候,有一位在朝廷作官的杨城君,很仰慕墨家的名誉,就请孟胜去替他守城,帮助他统治。那时楚国正好遭遇内乱,他在朝廷里被杀了,朝廷派人要收回杨城,要孟胜交出杨城。孟胜说,我是奉杨城君之命来守城...

    继如法师

    |道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2031121700.html
  • 凝视人性的荒野——荀子

    仲尼》),一部分人摆弄另~部分人乃是天经地义的事,在筒子看来,墨家的平等观是毫无意义的,怎么可能设想一种没有等级差别的平等呢?  荀子认为,君君臣臣、父父子子、兄兄弟弟、夫夫妇妇的纲纪伦理,体现了终极的...必须加以清洗一的异端。事实上,先秦诸子几乎没有一家不曾经过他的批判,这种批判中未始没有包含合理的因素,如对墨家的批评。但经常则是独断式的蛮横指责,如对陈仲予的非难,就典型地暴露了专制主义对特立独行之士的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4167203.html
  • 逻辑学百年(二)

    是不利的。  6 、欧洲小国林立,更容易发生交往和纷争,对正义、公平和合理的讨论要比一个大国要更频繁和热烈一些。这一点是猜想。  总之,在逻辑学上,中国完全不是西方的对手,缺少历史的根基,墨家逻辑与...不相容的地步,其中反倒存在许多共识。但不知孟老夫子为何就来了火气,非要做誓不两立状,痛斥墨家子弟还有他们的老师“无父无母”,全是些禽兽。墨家子弟如何申辩,已无从可考。至于他们是否禽兽,则用不着多废笔墨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25238213.html
  •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*

    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儒家、墨家等不同学派,而至战国中期,则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,学派纷呈,学说丰富多彩,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。根据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引述了其父司马谈对学术流派的...、德刑并用的理论,而且大量吸收墨家的“兼爱”、“尚同”理论,乃至墨家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思想。而更为突出的是,在他专攻的春秋公羊学中,充满了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,使阴阳五行思想成为儒家学说中的一个有机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2942645.html
  • 南怀瑾:禅宗与道家[上册](一)

    墨家思想在汉初已经融化为儒、道的附庸,并无特立的藩篱。西汉初期,因为政治领导与社会的趋势,道家思想最为流行,历史上有名的“文景之治”,完全倾向道家黄、老之术,这是时代的需要,也是汉初政治原则上的必然...观念中而构成政治治乱的心理因素;因而有汉末道家的隐士思想,与墨家变相的游侠思想结合,产生道教的雏形,便与佛教学说互相推排,而又互相融化。  同时两汉学术思想,自经汉武帝与董仲舒辈的提倡,“罢黜百家,一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55043730.html
  •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

    以前学在官府,东周以后,学术逐步走向民间,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儒家、墨家等不同学派,而至战国中期,则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,学派纷呈,学说丰富多彩,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。根据...本身的思想来说,也早已不是单纯的原始儒学了。他不仅大力倡导礼法、德刑并用的理论,而且大量吸收墨家的“兼爱”、“尚同”理论,乃至墨家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思想。而更为突出的是,在他专攻的春秋公羊学中,充满了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4149004.html
  • 禅宗与佛学(1)

    的学术思想,始终是儒、道两家思想的天下;墨家思想在汉初已经融化为儒、道的附庸,并无特立的藩篱。西汉初期,因为政治领导与社会的趋势,道家思想最为流行,历史上有名的"文景之治",完全倾向道家黄、老之术,这...武的中兴、汉末三国的局面,无一不在谶纬的观念中而构成政治治乱的心理因素;因而有汉末道家的隐士思想,与墨家变相的游侠思想结合,产生道教的雏形,便与佛教学说互相推排,而又互相融化。   同时两汉学术思想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0550300.html
  • 谭嗣同的“仁学”与佛学

    直通本体的性质。注7   前面提到,谭氏认为墨家可以“调燮于孔、耶之间”而为仁之一宗。他不取孟子斥墨氏为“禽兽”的意见注8而特重孟子也承认墨子的“磨顶放踵,利天下为之”注9 。因此强调由“兼爱”才可做到“人我如一”,然后能忘我“利人”。他将墨家分为“两派,一曰任侠,吾所谓仁也;在汉有党锢,在宋有永嘉,略得其一体;一曰格致,吾所谓学也,在秦有《吕览》,在汉有《淮南》,各识其偏端。仁而学,学而仁。今之士...

    周行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75670686.html
  • 印度逻辑的解脱论背景——据凯思的《印度逻辑和原子论》

   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。根据胡适先生在他的《先秦的名学》一书中的研究,晚期墨家的逻辑已经有了归纳与演绎的推理。后期墨家关于辟、侔、援、推的一套理论,还真是非常讲究的认识方法和论证方法。可惜中国人无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40238305.html